被機構買爆了!這些基金密集限購 釋放什么信號?
近期,A股市場表現低迷,不少基金凈值出現回撤,多數基金在悄悄“開門迎客”,以收集入市子彈。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市場低迷時,不少基金卻反其道而為之,頻頻發出“限購令”。與基金經理因擔憂規模過大而發布“限購令”不同,上述限購的基金多為小規?;?。
3月以來多只小規?;鹣拶?/strong>
3月10日,大成景恒基金發布限購公告稱,為維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保障基金的平穩運作,自3月13日起,單日單個賬戶申購(含定期定額申購)及轉換轉入大成景恒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單筆金額(不含該賬戶存量份額市值)應不超過5000萬元(含本數),如單日單個賬戶單筆申購(含定期定額申購)及轉換轉入大成景恒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不含該賬戶存量份額市值)超過5000萬元(不含本數),本基金管理人有權予以拒絕。
記者注意到,截至2022年底,大成景恒基金合并總規模僅2.07億元,基金經理蘇秉毅有11年的投資管理經驗,管理的主動型基金總規模不足3億元。對于管理規模動輒十億、百億的基金經理而言,蘇秉毅的管理規模仍有很大進步空間,而基金經理卻選擇了大額限購,勢必會將一些資金攔在門外。
規模僅3.4億元的招商優勢企業基金也在近期頻頻發布大額限購公告。
3月6日,招商優勢企業基金公告稱,為保障基金的平穩運作,維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決定自2023年3月6日起限購1500萬元。僅僅2日之后,招商優勢企業基金又公告稱,將大額限購金額下調至500萬元。
與大成景恒基金相似,招商優勢企業基金的總規模也相對較小。同時,招商優勢企業基金還是基金經理翟相棟管理的首只且唯一一只公募基金產品。
有基金業內人士指出,上述2只基金大額限購或許是近期機構資金申購較多,而基金經理對市場后市表現可能較為謹慎,為了保護持有人利益而選擇大額限購,減緩大額資金進出對基金收益的沖擊。
3月份限購的基金還有民生加銀品牌藍籌基金、長城久潤、博時創新經濟混合基金、華泰柏瑞新利混合基金等。
資金追逐績優基金
大成景恒基金、招商優勢企業基金等基金之所以受到機構大額資金關注,主要與其今年以來較好的業績表現相關。
截至3月10日,大成景恒基金和招商優勢企業基金的基金凈值年內分別上漲16.32和16.62%,位居基金年內排名前列。
大成景恒基金近年業績表現不俗,2022年僅虧損8.03%,大幅跑贏偏股基金指數。蘇秉毅在大成景恒基金四季報中的投資策略分析中給出了解釋,“四季度基金繼續堅持‘小盤反轉’的投資風格。上半季度在小盤股率先反彈的階段,本基金的信創、醫藥持倉表現良好,凈值也修復較快。之后基于個股的表現進行了一些自下而上的輪動操作,板塊配置沒有太大變化,依然超配了科技、制造、醫療板塊。和上季度類似,組合內科創板、創業板占比相對較高,除此之外,也少量配置了流動性改善潛力較大的北交所股票?!?/p>
蘇秉毅四季度重倉的信創和醫藥在今年依然表現強勢,如福昕軟件年內上漲60.74%,康辰醫藥、翔宇醫療年內漲幅均超20%。
招商優勢企業基金去年底的十大重倉股中鳴志電器、中微公司、拓荊科技年內漲幅均超20%,為基金凈值的上漲也貢獻不少。
此外,長城久潤基金凈值年內上漲6.22%、博時創新經濟基金凈值年內上漲10.58%。
基金經理控規模,基民跟風需謹慎
近年來,基金限購現象頻繁出現。國信證券數據顯示,主動股基暫停申購及暫停大額申購的規模自2020年以來大幅提升。
對于暫停大額申購的原因,基金公司在公告中普遍解釋為保證基金的穩定運作、保護現有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等。站在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角度,克制短期規模暴增的誘惑,追求符合投資策略容量的規模,長期來看是利大于弊。
長江證券分析,站在賣方角度,限購有利于化解基金“船大難掉頭”問題,避免基金經理因流動性放棄一些投資機會,影響收益。事實上,近年來A股市場結構化行情極致演繹,基金規模過大迫使基金經理在調倉換股時面臨過多掣肘,而小規?;鹨颉按『玫纛^”則在策略調整空間上更加豐富靈活。
績優基金大額限購的主要目的是減緩機構資金的涌入,同時也吸引了投資者的關注。不過,個人基金投資者在跟風時仍要保持謹慎,市場風格走勢比較極端,這些基金的優秀業績短期內能否延續還要仔細觀察。也有券商曾做過統計,限購后績優基金的超額回報整體呈現收窄狀態。
部分基金開門迎客
總體來看,基金公司仍看好未來市場的結構性機會。
博時基金表示,A股中長期向好的趨勢不變,短期維持震蕩幅度可能加大的看法,創業板自1月底高點已回撤約10%,或可適當關注。隨著A股上市公司陸續披露年報,有業績支撐且估值較便宜的投資標的更具吸引力。
前海開源基金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行情總是在絕望中產生,在猶豫中上漲,在瘋狂中滅亡。如果說去年10月份市場低迷的時候屬于絕望中產生行情,現在就是猶豫中上漲的階段。在猶豫的過程中大盤會出現一定的震蕩反復,一些漲幅過大的板塊和個股也會出現一定的回調,但是市場大的趨勢并沒有發生改變,今年A股和港股在經濟復蘇的背景之下將會展開結構性牛市的行情。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基金紛紛打開限購或調高大額限購的額度。
國泰金鷹增長靈活配置混合基金3月8日公告稱,終止自2023年1月16日起的限購,自2023年3月8日起恢復本基金的申購、定期定額投資及轉換轉入業務(限制大額)投資及轉換轉入業務,限購金額為10萬元。
中信證券臻選成長3月2日公告稱,為滿足投資者的需求,3月6日起恢復申購。
(來源:券商中國)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僅供您參考和學習使用,任何投資建議均不作為您的投資依據;您需自主做出決策,自行承擔風險和損失。九方智投提醒您,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股票
相關板塊
相關資訊
掃碼關注
九方智投公眾號
掃碼關注
九方智投微博
頭條熱搜
漲幅排行榜
暫無評論
趕快搶個沙發吧